新书推介 |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算法及应用》正式出版

  • 日期:2025-04-30
  • 109

  由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建明教授领衔撰写的学术专著《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算法及应用》近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系统梳理了社交网络信息传播领域的核心理论与前沿技术,涵盖传播动力学建模、影响力最大化算法、舆情演化分析等研究方向,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

 

  在当今数字化的社会中,信息以空前的速度在各种社交网络中流动,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思维、行为和决策。这种信息传播的强大影响力不仅深刻改变了个人生活方式,更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变革,重塑了商业模式。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媒介技术的不断演进,网络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资源的掌控和垄断,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理解信息如何在社交网络中传播,如何利用这种传播机制来推动商业应用和社会进步,已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热门研究课题。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需求,深入探讨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内在机制与实际应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网络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特点,密切结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网络信息工作实践,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从“最前沿”“最大变量”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长期执政”等角度不断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现代化,让网络空间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重塑各行各业,2023年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2024年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都给人类的认知带来巨大冲击,这其中的应用场景和商业价值巨大,然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自动生成技术为虚假信息文本和视频的制造与传播提供了便利,伴随着公众获取信息的碎片化、同质性、被动性,也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温床,放大了观点上的极端化,带来对实体空间的冲击。因此,研究信息在虚拟网络空间或实体空间之间的传导作用机制,掌握信息的滋生、传播与相变规律,进而探寻一体化的治理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其中就蕴含着大量的非线性组合优化问题,尤其是非次模集合函数的优化,应用领域广泛,求解难度大,原创性的方法必将推进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 。

  在社交网络研究中,信息传播是一项跨学科的课题,涉及图论、社会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知识。作者通过对模型的构建、优化算法的设计、传播路径的分析等方面的详细讲解,不仅为学术研究者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为技术从业者提供了实践中的方法论支持。本书不仅能够为从事社交网络研究的学者和学生提供启发,也会对那些希望在数字化背景下推动社会变革的专业人士和管理者带来深刻的洞见。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助力他们在未来的研究和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作者简历

朱建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全国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科技服务团团长,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数学建模与算法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网络科学分会副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评议专家。斯坦福大学、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从事运筹学、应急管理、大数据分析、社会计算和网络科学等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北京市应急管理领域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